2012年7月7日 星期六

Mobile Industry-關於Operator與手機製造商的兩三事

今天看了36氪的iPhone发布五年之后,运营商成创新最大阻力?後,也觸發了我過去在電信業及網路產業觀察的一些心得,大概將感覺紀錄下來,下次在用其他主題將相關議題好好探討,因為另外一篇正在寫作中的游擊創業才是今天的主題XD

Operator會成為創新的最大阻力嗎?以3C產品來說,mobile這塊真的很有趣,因為在產品與消費者之間多了一個Operator,而Operator在世界上各地又是居於寡佔的地位,也就是說某種程度上來說,Bargaining power也是有一定份量的。文中有提到再過去的世界裡,Operator其實可以決定你手機的生死,就看他買不買單(願不願意採購,放不放KPI-這個超扯,但Push的力量真的有差,只要你願意操作的話)。

Steve  Jobs一開始也是需要operator的配合,Verizon不買單,後來才爭取到AT&T配合,然後的故事我們就都知道了,iPhone大賣,產品力大於一切,從此之後,他輾過了Operator,在他們相處的角色中,Operator的Bargaining Power是比較低的,但我個人認為Operator的用戶數是永遠的(應該說是長期的,會不會是永遠,就要看有沒有新的破壞性創新出現),但apple產品的吸引力能維持多久?也許哪天主客關係又會反轉(你十年前去想Moto跟Nokia應該也很難想像他們會變成今天這樣吧,但apple不一樣的是他拉了其他的platform進來,強化自己的優勢,not just Device)。

總之目前台面上看到的大概就是apple跟Samsung比較有稍微可以繞過Operator的實力,hTC最近的利空消息倒是有點多XD,但老實說,要說他們繞過operator其實也並沒有,Samsung跟hTC這一類的高、中、低機型的機海戰術,也都是要靠綁標的方式來送進Operator的口袋名單中,而且上面說過的,Operator還是擁有了【人-用戶數】,套句前老闆說的話:看是你先死還是我活的久XD,這也是比氣長的。



但上面的是大廠商的際遇,小廠商就更慘了,其實在任何產業的任何一條供應練上不也是這樣,鏈上的各個party不也都是在做自己五力分析上的最佳化,若能我也會想要往上或往下整合,然後有些功能我收起來自己做就好了,所以小的就進入不了,很容易就掰掰了,大的呢,則是跟Operator處在某種平衡之中。

當然Operator也有自己的掙扎,雖然他很大,但他也是有成長的壓力,這幾年他突然發現從iTunes的app stroe開始,然後Google的Google Play,有很多東西他都被繞過了,平台不是在他身上,而是在雲端上,並且越來越多app去競食到他的營收,這點其實是很悲哀的,他當然想振作,但以我所認識的電信業,其實並不是那麼的先進的高科技業,應該說他也老了,他創新的能力一定沒有現在新創事業強,這也是創新者的兩難阿(又有故事可以寫,希望哪天想到繼續寫)。其實以網路業來看,你可能五年前是小公司,現在成功了,但五年後就是落後的follower了,所以電信業這樣,不意外。但他還是在掙扎,希望可以作一些事情,比如說先前Verizon想開發自己的電子支付系統,所以他把Google Nexus的Google Wallet的功能關掉(你看,果然在妨礙創新吧,就像是公司裡面的老人,看到有潛力的菜鳥,可能也會想壓他一下的感覺類似),當然後來還是擋不掉,就有開放了,可以看這裡

所以後來的Google跟微軟如果能的話,也應該要盡量閃過Operator,從Tab出發是個不錯的選擇,因為目前使用者使用Tab的習慣,大多是Wifi為主,而3G(4G)版的使用者較少,這一點是電信業者不樂見的,因為電信業者希望你透過綁約的方式來貢獻營收,就我自己的印象來看,Wifi跟3G(4G)使用者使用及購買的比例上,大概是8:2,也就代表著那些Device廠商可以用他們過去直接跟消費者打交道的方式繼續運作,而比較不用跟Operator喇來喇去。至於上網的需求,就讓錙銖必較的消費者,去跟Operator吵吧,反正Operator跟Operator間為了消費者,到最後也是會延續這幾年的趨勢,繼續削價競爭。

回到主題上,Operator基本上真的老態龍鍾,可以從36氪那篇文章的角度來看,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。電信業者真的就是比較高級的零售商而已,基本上就是買賣業,其他的VAS服務想要推廣,或是走入EC、MC,以他現在的腦袋,是做不到的。因為在他資源有限的狀況下,與他擅長的領域,他還是看用戶數、ARPU這些。妳的新服務對他來說,太小了,他也不願意投入資源去做。比如說現在一個客戶的ARPU假設是700元好了,平均綁約時間不用估太多用24去算好了(台灣這幾年為了搶客人,把優惠做出來但將綁約期拉長,所以現在平均綁約期大概落在28-29個月),他一個客人大概可以貢獻一萬七的營收,但你新的服務呢?以APP的收費來看,亂算一下好了,一個賣你30塊錢,可能一次性就掰掰了,或者你提供的是綁約型的服務,頂多收你30-50塊,你一年也才600塊,而這些服務很容易被不用錢的app取代,請問公司還會投資源去做新的嗎?久而久之就不創新了,就算在這樣公司或體制裡面的人要創新也很難,除了裡面人的腦袋,還有公司資源的分配,及這些人過太爽了,跟那些自己在外面新創的人比起來,很難有渴望去把他做好。

建議電信業如果要做一些新創的東西,那就獨立來作吧,要整合的時候(整合真的有點難,需要對的人有對的權責去做),在並在一起吧。另外請想想新的Model,不要在那邊平台app之類的了。請回到根本,你有什麼?你擁有的可以讓你做些什麼,你可以幫他做些什麼。也許MC及行動廣告應該是可以思考的方向,雖然他很小,但他是趨勢。大家可以想想,我有些想法,要討論也可以喔!反正分享才會更強,現在要我寫下來,就會又太雜了XD

今天就先這樣吧,不小心又花了一兩個小時寫心得了,今天還是一定要把游擊創業寫出來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